第31章.跟着诗词群写作业(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org</b> 我发现,当一个人真正喜欢一个人或一样东西,或者说这件东西或这个人和他真正有缘时,无论过程怎样曲折,最后兜兜转转总会绕回来。即使偶尔走偏了,也会被冥冥之中的一只手拨回来。

我的诗词就是如此!

慢慢发现自己不是“诗仙”后,我的诗词写作本上的最后一首词止于我高中毕业前一年的4月,之后就是一片空白了。

一空就是26年。

拨回来的那只手是痛风。

2015年10月间,我的痛风又犯了。

看来不一定是斗酒才能诗百篇。

疼也可以。

我写了一首如梦令,应该当时是想起并嫉妒李清照可以浓睡。哎,李清照又没得罪我,嫉妒她做什么,肯定是天蝎座的问题。

如梦令·痛风

田宇

昨夜痛风忽骤,

难把脚疼忍受。

试看枕边人,

沉睡依然如旧。

知否,

知否,

我已足肥鞋瘦。

诗情再次一发不可收拾。

因为高中的时候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诗词,所以这次我决定认真学一下。

还是要感谢一下万能的朋友圈。

当年的DQ市诗词学会有个微信群,建有公众号,里边定期会有作业,每次都会强调一个主题或学习一种技法,然后会员按要求进行练习,在截止的时间前交上作业。然后诗词学会就会把学员交上来的作业集中发一期公众号,有很多时候还会进行点评。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至少也要追溯到我和赵玉华一起画画开始,我慢慢发现无论什么爱好,至少也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一起去学效果才会好。

互相督促、互相促进!

所以在写完那篇《如梦令·痛风》后决定再次开始写诗词的我第一时间就找到并加入了那个微信群,然后从2016年开始陆陆续续跟帖交作业。

写了很多。

我的诗词就是在那个时候有了一些进步,这当然是和自己比。

有感伤当年的儿童公园里的摩天轮被拆除后望景生叹的。

诉衷情·忆摩天轮

田连宇

惊闻君已远蓝天,

惆怅暗心田。

胖娃笑脸依旧,

未觉影孤单。

多少事,

逝风间,

再无边。

今宵重忆,

暂把追思,

托付婵娟。

2016年11月16日

有每逢年终岁尾感悟回顾的!

浪淘沙·又是一年(词林正韵)

田连宇

雪影映平川,

又近新年。

书屋荷叶墨初干。

窗外行人窗上影,

白发新添。

重忆旧时颜,

剑指蓝天。

江山风雨几回看。

换盏推杯谈笑处,

一醉方欢。

2016年12月30日

要求:嵌“江山风雨几回看”,自行立意,写一首诗或词,要求嵌句与全诗内容贴合,浑然一体。

踏莎行·致新年

田连宇

日历初翻,

年龄又改,

镜中顾影怜风采。

嬉随微信访前尘,

韶华难返十八载。

景取花山,

笔行书海,

蝇头何必争高矮。

窗边夜色绘瑶筝,

园前晨雾观云霭。

2018年1月11日

七律·岁末感怀

田连宇

又至年终忆旧时,得失成败自心知。

快门勤按拍花海,忙脚急蹬荡泳池。

笔绘街头描过往,字浮眼底记别离。

亲朋好友平常话,就是人间最好词。

2022年1月22日

人的成长就是从发现自己的不足开始的!

边写作业边认真学习,慢慢地开始进步。当然这种早期的进步仍然摆脱不了空洞的毛病。

我本身有个特点,不论学什么,受第一次触动印象最深。好像不应该光我是这样,但因为没有研究过别人什么样,就不增加打击面了。

当年写诗初始,曾见过一首诗。

因为极合我的风格,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么多年一直被我当作写作的金科玉律。

那是一首七言绝句,我已经记不得是谁写的了。我一直有这个毛病,看文章也好,看书也好,不去第一时间看作者。这导致了我有许多诗句可以应景上口,但不知道是谁写的,也不太想去知道,故而这次也不想去百度一下求真。

因为诗本身足够经典就可以了。

后学求诗勿求奇,

风行水上茧抽丝。

寻常景物口头话,

就是诗家绝妙词。

三十多年了,仍然正背如流。

是啊,说得多好,无论写诗还是写文章,我认为把话说明白了就是最高境界了。

至于情节,前文我就引用过路遥的话:“真正有功力的长篇小说不依赖情节取胜。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而这种才智不仅要建立在对生活极其稔熟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在对这些生活深刻洞察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

有时候,作业并不指定主题,而是要求用某项技法,这样就可以任由自己发挥。

所以我写了很多风筝的题材。

其中有一首诗词还被DQ市诗词学会当成了公众号的标题,令我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得益于我平时总爱把我认为重要的事情发微信朋友圈的好习惯,我终于找到了当初转发的那期把我诗句当成标题的公众号。

从这期公众号标题可以看出,当年这期作业要求所有人都用《阮郎归》词牌然后写春天的主题。

迎春、念春、思春、盼春......都行。

自己的诗作能从诗词学会众多老师大作中得以被选中,开心过后也曾深思过,这句“始知春已近家园,不觉又一年”并没用什么华丽的词句和典故,就是当时自己的一点儿感悟。下班时偶然听到两个人相约去放风筝,才发现不知不觉又长了一岁,回到家后在网上找了苏红唱的那首《三月三》歌谱,自己配了和弦,弹唱了一会儿。

就这么点儿小事儿。

阮郞归·迎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