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大汉第一贪官(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org</b> 田延年,字子宾。

这个名字的寓意很好。

在大汉,士人的姓名都很好辨别,用的都是一些寓意非常好的字词。

比如说延年、延寿、无疾、无忧、安国、广汉、安世……都是最为常见的一些名字。

长安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

站在未央宫的北阙上,朝北边的戚里大喊一声“延年”,估计跑出来应答的人,可以从北阙一直排到北城郭去。

这个玩笑固然有一些夸张的成份,但是延年这个名字的泛滥在大汉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提那些无名小卒,就是有名有姓的延年就可以数出一大堆。

李延年、田延年、杜延年……都是曾经在长安风云一时的人物。

只不过,田延年有一个好名字,但是却不是一个好人。

据说,这田延年是战国时齐国王室的后代。

西汉创立初年,高皇帝为了打击战国旧贵族在故地盘根错节的势力,避免他们故态萌发。

所以强行将关东各国的旧贵族迁徙到了关中地区,对他们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

这其中,就包括了田延年的家族。

因为自幼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所以田延年算得上是青年才俊。

后来又因为做事干练谨慎,他被霍光招募到了大将军府,出任自己的门下吏。

田延年没有辜负霍光的厚望,没有用几年,就一路做到了大将军府的长史。

接着就是上官桀叛乱,田延年立下了大功,又飞快地往上爬了好几步。

四十出头,就当上了管理大汉帝国大半钱粮税赋的大司农。

这可是一个肥差,不是圣人,又无任何监督的机制,想不贪污都难。

人们常说,在大司农寺里走一趟,只要是摸过那里的案几,再回到家里洗手,都能够洗下一大盆的油水来。

所以身为大司农,田延年怎么可能不贪呢。

如果说昌邑国的田不吝是小贪,那么田不吝的这个本家田延年就是大贪、巨贪。

甚至有可能是大汉以降,最大的一个贪官。

从以往看过的史书上,刘贺早已经掌握了田延年贪墨的证据,所有的细节、数目、人证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只要刘贺愿意,随时都可以派人把田延年从朝廷上揪出来。

但是,此时还不到时候,刘贺要把田延年这张牌藏起来。

留到最关键的时候,再扔出来。

在朝堂上掀起一阵波涛,借着波涛做一些事情。

……

而刘贺对田延年的恶感,不仅来自于此。

更因为在原来的那段历史上,田延年在废昌邑王的时候,扮演着非常非常不光彩的角色。

如果说霍光中军将帅,那么田延年就是军师和爪牙。

说他是始作俑者也不为过:在那一次亘古未有的废帝行动中,就是田延年第一个提议提议霍光,废掉昌邑王的。

在废帝的朝堂上,百官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敢同意霍光废帝的提议,因此霍光未能立刻取得决定性的成果。

在这个紧要的关头,又是田延年站了出来。

这个立功心切的田延年竟然在大殿之上,抽出了霍光的宝剑,直接威胁百官公卿——何人不从,当即毙命于此剑之下。

假如没有田延年充当马前卒和军师,废帝之事,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成事。

幸好,刘贺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否则恐怕也绝对看不穿这管钱粮的大司农,居然还是一个耍剑耍狠的高手。

……

当然,虽然刘贺对田延年有恶感,但是既然没有决定动他,那么就只能在他面前演下去。

刘贺如同见其他的老师一样,仍然是笑容满面地迎接了这位大司农。

“下臣田延年问陛下安。”田延年行礼问道。

“田卿是齐鲁人士,朕也是齐鲁人士,硬要是算起来,你我还有半分的乡梓情谊,不必多礼。”刘贺笑吟吟地说道。

田延年有些惶恐,连忙就再拜了两拜。

这番虚礼之后,田延年终于坐在了刘贺的面前。

在刘贺的固有印象当中,贪官应该总是吃得脑满肠肥的,所以一定都大腹便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