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一年内连升三级(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org</b> 当初陈慕武买的第一个手机,品牌就是“索爱”。

“索”指的是本的索尼,而“爱”自然指的就是瑞典的这个爱立信。

就算一个人再不了解历史,但当他穿越到1924年后,看到了一家到了一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仍然存在的公司,也能想明白这家公司一定是有其赚钱并赖以生存的手段的。

历史上,爱立信公司确实到最后成了瓦伦堡家族控制的企业之一,但那还要等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现在入不敷出的这家爱立信,他即将到来的新主人,正是瑞典王储和陈慕武两个人都提到的那个克鲁格。

克鲁格这个人没办法仅用三言两语就评价他,是很复杂的一个人。

巅峰时期,克鲁格手里的那家瑞典火柴托拉斯,其火柴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火柴生产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整个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使用克鲁格公司生产的火柴。

而且火柴还不是他的主要业务,克鲁格在世界上闯出来的名声,是以销售范围覆盖全世界的瑞典火柴公司的信誉发行债券,然后向十五个国家提供了将近四亿美元的贷款。

这笔钱换算到二十一世纪,大概等于一百多亿美金。

其实他的这些债券和贷款,只不过就是一场全世界范围的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全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彻底毁了克鲁格的梦。

瑞典火柴公司的股价不断下跌,人们对他发行的债券也开始起了疑虑,再加上德国和东欧国家似乎无力偿还克鲁格的贷款。

压死骆驼的最后几百根稻草,都赶到了一起。

1932年,火柴大王克鲁格在法国巴黎饮弹自杀,他的火柴帝国也就此崩溃。

在这之后,瓦伦堡家族才从克鲁格这个昙花一现的爱立信掌门人手里,接过结了瑞典的这家电信公司,并一直坚持到了一百年以后的二十一世纪。

所以陈慕武给小马库斯提的建议,基本上还是遵循了历史发展的轨迹。

如果成功的话,也只不过就是让爱立信跳过了克鲁格这个阶段,直接进入瓦伦堡时代罢了。

听陈慕武提起爱立信,小马库斯并没有多么惊讶。

“陈博士,你说的这家爱立信公司,家族里之前也曾讨论过这件事。

“但和你给出来的意见不一样,几个董事一致认为,爱立信并不是一家值得收购的公司。

“现在整个瑞典,甚至整个北欧的电信市场,基本上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

“家族曾经派人调查过爱立信的商业版图,发现他们现在的工作重心,是在南美洲的巴西等地。

“那个地方离瑞典实在是太远,而且又是美国的势力范围之内,家族认为不应该冒这个险去开辟南美市场,所以才认为收购爱立信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难道陈博士,您对这件事还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吗?”

这……

陈慕武其实只是想吹个逼,正好知道爱立信这家公司,就正好在报纸上看到了这家公司入不敷出,还知道有人正要收购,所以才想着给小马库斯送一个顺水人情。

但是你要问他,如何才能经营好一家通讯设备公司,这实在不是陈慕武所擅长的事情。

陈慕武觉得自己这个提议可能是弄巧成拙了,他的大脑飞速旋转,想要随便找个什么理由把这件事给糊弄过去。

然后,陈慕武就忽然想起来了一个人。

这次和卡皮察、赵忠尧还有施汝为一起从英国剑桥赶来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还有一个叫詹姆斯·克劳瑟的《曼彻斯特卫报》的记者。

虽然克劳瑟也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校友,但在斯德哥尔摩见面之前,陈慕武并不认识这个人。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曼彻斯特的媒体要来采访自己,难道是因为自己的老师卢瑟福,曾经在曼彻斯特的维多利亚大学担任过教职的缘故吗?

在颁奖典礼彻底结束之后,陈慕武和这位记者克劳瑟在斯德哥尔摩见了一面。

见面之后,陈慕武才知道卡皮察把克劳瑟引荐给自己的真正目的。

这位先生的身份,除了三一学院的校友,《曼彻斯特卫报》的记者之外还有一层,那就是CPGB的成员之一。

而这个组织忽然联系陈慕武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查到了在去年夏天英国国王寿辰假期,陈慕武和卡皮察还有叶公超一起去布莱克特家拜访的时候,陈慕武曾经在离布莱克特家不远处的海格特公墓,为其中一个人的长眠之所,捐了一笔十英镑的维护费。

这让CPGB把陈慕武当成了自己人,认为他可能是嗯嗯国际下属的某个支部,某个兄弟党派中的一位成员。

所以他们才派出了克劳瑟,跟着苏连来的卡皮察一起到斯德哥尔摩拜访陈慕武,明面上是来采访这位英国剑桥大学培养出来的新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但其实也是想和他取得联系。

得知这位记者前来的真正目的之后,陈慕武有些哭笑不得。

他在海格特公墓捐那笔钱,其实只是出自对一位伟人的敬仰之情,完全没有说和英国这边取得联系的打算。

克劳瑟企图发展陈慕武成为嗯嗯国际的一员,但陈慕武最终还是拒绝了他提出来的邀请。

一是因为他不想在英国参与当地的政治,二是自己的老师卢瑟福十分厌恶把政治活动带进卡文迪许实验室。

但陈慕武同时向克劳瑟表明,自己是对他们这个组织颇有好感的一个人。

他希望能通过这个组织,以后和苏连那边取得联系。

现在自己虽然仍然处在苦逼的到处赚钱的阶段,但倘若有那么一天,他的财富积累已经足够多的话,陈慕武有些恶趣味地想,或许他能把那个金卢布的钓鱼帖变成现实。

虽然三亿五千万金卢布这个数字实在是有些太夸张了,但搞个几万、十几万“金卢布”,似乎还是能做到的吧?

想起来克劳瑟,陈慕武就想到了他身后的苏连。

瓦伦堡家族对爱立信的评估是,南美市场离瑞典太远,而且都在美国的视力范围之内。

但即使美国的手伸得再远,管得再宽,他们也够不到苏连这个新兴市场吧?

钢铁慈父上台之后不久,苏连就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美国人哈默可以到苏连去做生意,那么爱立信同样也能到幅员辽阔的苏连去打开市场。

于是陈慕武就把自己刚刚想到的这个想法说给了小马库斯和作陪的瑞典王储。

小马库斯将信将疑,他显然和世界上大多数人一样,对和瑞典临近的这个新兴的红色政权不太看好。

“陈博士,您真的认为那里是一块适合投资的土壤吗?”

“适不适合投资我说不好,或许您背后的家族对这件事应该更有研究。

“但我只站在爱立信这家公司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苏连幅员辽阔,人口数量也十分庞大,这样一个国家对电信业务的需求量,应该是非常大的。

“我曾经在某本书中读到过英国经济评论家托·约·登宁这样一段话:‘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在广阔的市场和丰厚的利润面前,苏连这个虽说有一些神秘的国家,又算得了什么呢?”

幸亏陈慕武及时打住,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如果再说的话,就要说出来那句著名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