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的群会议,正德帝入群!(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org</b> 关外,海参崴。

虽说是关外,但此刻毕竟天气已经回暖,倒也没有那种冰天雪地的感觉,关外也是鸟语花香的一日。

不过在海参崴的空气中,却时时刻刻充斥着血腥的气味,耳畔时时回荡着喊杀声,重炮射击的声音也在周边挥之不去,惨叫声不绝于耳,战马嘶鸣声也响彻周边。

望着断壁残垣之下的城堡,郭勋的目光也是深邃,心情可以说是低沉到了谷底。

倒不是说郭勋丧师辱国,在关外大败。

相反,郭勋的关外征战蛮顺利的。

虽然有些挫折与崎岖,但总体而言,郭勋所率领的军队还是将关外八旗打的节节败退,尤其是朝鲜军队来了之后,更是有了炮灰和后勤运输,让郭勋有更大的能耐,同这位宁古塔将军巴海交战。

打了足足半年的时间,郭勋已经基本攻占了除海参崴一带的所有城池,但无论如何,这个巴海就是不降,拼死抵抗,这让郭勋郁闷无比,甚至有些难受了。

毕竟同一时间,自己的同僚们正在关内大杀四方。

俞大猷指挥了承德之战、北京之战,如今已经从无爵位晋升伏波侯,官居提督。

柳珣打下了直隶保定,同俞大猷一起进逼山东,已经受封新平伯。

而仇鸾也去接手了山西太原一带,虽然爵位没有任何变化,但仇鸾毕竟是咸宁侯,再进一步就是国公了!

这半年时间,军中诞生了二十九名伯爵,四名侯爵。

这让郭勋很无奈,他感觉如果自己不能尽快解决战斗,那么自己怕是要被后来者居上,甚至于止步不前,无缘国公之位了。

他可是名将之后,大家都在哐哐立功,只有他与巴海在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干耗着,这让郭勋如何能够不无可奈何和郁闷呢?

“君侯,城破了,城破了!”

“思密达,终于破城了思密达!”

“……”

忽然,耳畔的欢呼声惊醒了这个沉思之中的大将郭勋,郭勋闻言,立马抬起头来,却发现那个困扰了他半年之久的堡垒,终于陷落。

看到这一幕,郭勋激动无比,当即下令道:“入城,杀!”

说罢,郭勋便抽出腰间宝刀,随亲卫营移营,进入了这海参崴之中。

海参崴,这片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代表着外东北的领土。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被沙俄夺走,从此便消失在了华夏的版图之上。

郭勋并不清楚这一切,但他只知道陛下似乎对这座城市尤为看重,如今克城之后,当快马加鞭,将战报告知陛下。

而马踏海参崴的郭勋没有丝毫犹豫,便对着攻入城中的将士们问道:“将士们,虏清主将,那个自称摄政王的巴海何在?!”

这个和他打了半年之久的将领自然是一条大鱼,毕竟如今大清摄政王林立,但巴海这个前宁古塔将军,现摄政王是很有含金量的。

“君侯,虏清鞑子巴海已于城破之日自刎而死,尸体尚在城中,如何处置?”身边的亲卫立马过来禀报,同时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

听到了这道声音之后,郭勋不由一怔,紧接着便叹了口气,接着便道:“倒是个刚烈的汉子,给他在城外埋了吧。”

相比于阿谀谄媚之辈,对于这样自刎身亡的人,郭勋还是颇为敬佩。

倘若当年我大明皆是如此,当年又怎么会被八旗入关?

同理,倘若如今的八旗都是这种将军,又怎么会被他们大明打入关内?

对于巴海,郭勋表示找个坑埋了吧。

当然,仅此而已。

不然,还要有什么其他动作了?

要不是巴海家眷全在北京,不然郭勋一定让他的家眷去陪葬一下的。

“君侯,此战俘获虏清索伦部众一千七百人,红毛鬼八百六十人,八旗兵六百余。”

另一位亲兵也在一旁开口,对着郭勋禀报道:“君侯,不知该如何处置,可是要斩首示众,震慑降兵?”

“收监。”

破城之后,郭勋倒是心情大好,也不管什么了,当即开口笑道:“陛下酷爱以蛮夷挖矿,如今倒是可以将这些家伙收监,去北京献俘!”

中原王朝的皇帝,最喜欢的一个仪式,那就是午门献俘。

之前那些征战,没什么意思。

如今这次,他们可是抓了八百六十多个红毛鬼,这才是献俘的大好时机啊!

如果让陛下满意、高兴,那么功劳可以说是大大滴!

郭勋脸上带着笑意,接着便深吸一口气,接着便道:“传令诸军,北上进军,责问那什么莫斯科大公国,胆敢插手我大明内政,责令莫斯科王入京请罪,否则我大明天军,必征而诛之!”

郭勋的言语杀气腾腾,倒是让周围的亲卫一阵恍惚。

不过很快,一名亲兵便开口问道:“可是将军,我们未有陛下圣旨,擅自征讨蛮夷之国,岂不是……”

“只是陈兵边界。”

郭勋道:“本侯将上书陛下,告知此事,杀入这莫斯科大公国,攻其两座城市,震慑一二便可。本将自那些红毛鬼口中知晓,那什么莫斯科大公国在西线不好过,只需要让他们臣服便可,若是征讨,待平定中原之后,便轻松征讨这什么莫斯科大公国。”

听到郭勋的话语之后,周围的亲兵立马恍然,当即拱手道:“君侯神算,我等佩服!”

“速速传战报于陛下,关外大捷,臣已率军,平定关外,欲献俘于北京,还望陛下恩准!”

……

北京城中,朱厚熜正听着面前一个魁梧的蒙古大汉上书,不由令朱厚熜感到有些惊诧,缓缓张口道:“你们蒙古,想要归顺我大明?”

“是的,陛下。”

蒙古大汉布尔尼倒是十分尊敬,对着朱厚熜侃侃而谈:“陛下,大明立国以来,我蒙古便随大明北伐,三千营最初便是我蒙古组建,如今满清无道,我蒙古思慕大明已久,如今大明归来,臣等欢喜至极,因此特来归顺。”

“嗯?”

朱厚熜将国书收了起来,似笑非笑的看着布尔尼,对着布尔尼道:“那么前些日子,为什么要来袭扰北京?”

“陛下,冤枉、冤枉啊!”

布尔尼当即哭丧着脸,对着朱厚熜热泪盈眶:“我等听闻大明复国,群情激奋,立马率兵南下,准备助我大明拿下北京城,却没成想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啊!”

“后来我们发现了问题,连忙收兵,这才没能酿成惨剧!”

布尔尼其泪如雨:“我蒙古健儿死伤殆尽,全是为了大明啊!后来得知情报之后,我部大军挥师西进,攻打西安,为陛下消灭虏清建奴啊!”

布尔尼句句属实,全是事实。

就是语言上有了点特殊的情况,隐瞒了一部分动机。

这就是布尔尼,诚实的蒙古汉子。

而听到了布尔尼的话语之后,朱厚熜不由得哑然失笑,接着便道:“行了,朕明白了。”

现在的蒙古,朱厚熜还是略懂一二的。

毕竟在三藩之乱中,可谓是局势大好。

眼前的布尔尼和他的弟弟想要救出蒙古的老王,于是起兵进攻北京……然后就被揍了一顿。

没办法,蒙古被满清削弱的太严重了,当年的蒙古铁骑已经消失不见,现在的蒙古,已经是一个重病缠身的年轻人,表面上看起来四肢健全,其实一拳下去就能撂倒,甚至风一吹就没了。

因此,蒙古其实是可以收服的。

毕竟,

布尔尼说的也没问题,蒙古骑兵确实是大明骑兵的加盟商,大明前期的骑兵里,十个人有三个蒙古人。

不仅如此,朱厚熜的军队之中,还有大量的蒙古人呢。

“黄锦,传朕旨意。”

朱厚熜清了清嗓子,接着便道:“责令各营蒙古士卒出列!”

“布尔尼,责令你让蒙古诸部率军抵达,朕将派遣蒙古将士进蒙古,灌输你们能力,希望尔等能够勤加锻炼,为大明争光!”

布尔尼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接着便错愕道:“啊?陛下皇恩浩荡,我蒙古上下,愿为大明羽翼!陛下万岁,大明万岁啊!”

蒙古已经寄成这样了,大明竟然要扶持蒙古?

好好好,只能说太好了、太好了。

布尔尼热泪盈眶,感觉大明真是太好了,大大滴好身份啊!

而见到布尔尼这么感动,朱厚熜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什么情况,被我卖了,还要帮我洗地,感动的痛哭流涕?

大明诸营之中的蒙古兵现在已经成为了大明的死忠粉,去了蒙古,只会对大明忠诚无比。

为什么?

因为这些蒙古兵跟着朱厚熜一起穿越到这儿来,又穿越到那儿去,对朱厚熜已经无比虔诚了,自然不会对大明有所怀疑。

而把他们安插在蒙古这数万人之中,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

这些蒙古兵,必然会成为大明的助力,成为我大明的蒙古铁骑。

而布尔尼还在感激涕零……朱厚熜也不知道感激的什么劲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