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八旗:我们降了吧;汉臣:我大清决不投降!(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org</b>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我大明大皇帝勤政爱民、英明神武,远胜伪清的麻子皇帝远甚啊!”

“我一直以来都是大明忠臣啊!”

“……”

在已经坑坑洼洼的北京外城城墙下,无数人叩首投降,朱厚熜在群臣的拥护下,再度回到了这座大明朱家居住了二百五十多年的都城。

北京城高墙坚,但在三百多发炮弹连续轰炸之后,已经坑坑洼洼,无数人被爆裂弹炸死。

就连总督北京一切军务的辅政大臣顺承郡王勒尔锦都被当场炸死,一时之间死伤惨重。

那些本就被强行拉壮丁的百姓也不乐意干了,毕竟当奴才可以,要命真不行。

而八旗老兵们已经在率部退往内城坚守,内城总负责自然是恭亲王常宁。

内城城墙虽然矮了些,但却都是真材实料,足以继续与明军周旋抵抗,这也算是北京最后的两道防线之一了。

倘若内城城墙被攻破,那么整个北京也就只剩下宫门可守了。

“确是没想到,这建奴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既然如此,那当初是怎么把咱大明灭了?”

朱高煦跟在朱厚熜的身侧,望着眼前的这一幕,一如当年靖难结束后,随父亲策马入南京时的场面,登时让朱高煦感到十分不解。

“八旗子弟入了关后,已经有三十年了。”

朱厚熜摇了摇头,张口便道:“这三十年直接换了一代人,新诞生的家伙在祖上的荣耀之中长大,享受着各类荣华富贵,这八旗制度正如我们的宗室,朝廷每年需要拨款来养活八旗,八旗子弟不需要任何劳动便可直接从朝廷获得银两,战斗力自然远不如先前一穷二白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鳌拜刚死不到两个月,北京城内人心动荡,人人都觉得自己是鳌拜的党羽,军心不振之下,还要出征,这不是自取灭亡?”

归根结底的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的八旗子弟没了拼搏的动力。

入关前的八旗,一个个都穷疯了,就想着入关过好日子了。

而现在有了好日子,玩疯了,武备松弛之下,就算是上了战场,也没有了那种‘悍不畏死’的勇气,一个个都不想死,想活着回去继续享福呢。

北京八旗的战斗力,可以说是目前八旗之中最弱的,远不如关外八旗甚至各省满城的八旗。

不到一个月便占领北京,主要原因便是因为似乎八旗的将领还沉浸在过去,全然忘却了如今北京八旗战斗力的松弛程度,若是等陕甘绿营、直隶绿营支援赶来,就算是想要克城,那也得两三个月的时间。

如果真的等清军到完全体来了,那确实不好打。

什么是清军完全体?就是一层一层的监督。

满洲八旗监督蒙古八旗冲锋,蒙古八旗监督汉军八旗冲锋,汉军八旗监督绿营冲锋,而绿营……没监督的,只能冲锋。

这样一层一层的来,等轮到满洲八旗冲锋的时候,敌人早已经疲软不堪,这时候便能让满洲八旗大放异彩,建立自信,同时也培养出一批精锐。

只要杀了人有经验,就是精锐!

而方才是什么样的呢?

是满洲八旗为主,汉军、蒙古八旗不多,还有包衣营。

外加上岳乐自以为抓到了时机,准备一波梭哈,因此才导致了连锁大败。

若是最重要的环节,绿营到了,那么就还得再打好几个月。

还好,这两万绿营在一开始就被消灭掉了,没有八旗监军的绿营,战斗力也就那样:毕竟谁不想活呢?

这就是康熙朝的军事方法,绿营冲在前面,奋勇当先,平定一切。

而八旗在后方观战,督促绿营进军。

并不是说绿营有多能打。

绿营一旦脱离了八旗,战斗意志会薄弱许多。

而八旗一旦没了绿营,战斗力也难以保持。

就是八旗和绿营的组合,才在康熙朝打出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招募工匠,修补外城城墙,调集重炮,继续炮轰内城。”

朱厚熜深吸一口气,招来传令兵吩咐道:“破城之后,先让满洲营、建奴营降奴去将自家辨认一番,然后城中财宝任尔等劫掠,十日不封刀!”

朱厚熜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不搞以德报怨那一套。

当年清朝入关破城之后是怎么杀的,现在他也要怎么杀!

民心?

无所谓的,杀着杀着,民心就有了。

不杀怎么震慑敌军?!

他要告诉全天下的满城,不投降就是这个下场,投降了才能免死!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之后,屠莫当即喜气洋洋,立马下马,对着朱厚熜拱手下拜道:“奴才叩谢圣恩!请陛下允许让奴才的满洲营冲锋在前,奴才必然生擒伪清的康熙小儿,献于陛下御前!”

并毕见状,也毫不犹豫,当即发狠道:“陛下,奴才的建奴营同样愿冲锋先登,我建奴营健儿皆出自伪清正红旗、镶红旗,那屠莫的满洲营大部分隶属于关外,他们懂什么京城?若是奴才建奴营冲锋在前,定然会给予内城满洲极大的打击,绝对能够起截然不同的效果!”

满洲营战力强,建奴营熟悉北京。

是这样的,北京八旗沾亲带故,如今建奴营的八旗降兵有三千六百余人,若是冲进内城,或许有不同的效果。

而满洲营只有八百人,还是要省着点用。

毕竟在朱厚熜的设想里,是满洲营督建奴营,让关外的八旗降兵骑在关内的八旗降兵头顶,直接让他们的地位反转过来。

这样他们之间的矛盾就是关外八旗和关内八旗之间的矛盾,关内八旗怨恨这些关外八旗抢了财宝,而关外八旗为了抗衡关内八旗,只能死死抱住明军的大腿。

“准,责令建奴营出战,若此战顺利,建奴营可提为建州营!”朱厚熜道。

并毕大喜过望,接着便连忙磕头谢恩:“是,奴才叩谢天恩!”

还不等屠莫有所失望,却听到朱厚熜的声音再度响起:“屠莫,朕令你的满洲营在后督战,倘若发现建奴营有人通敌、溃逃者,可尽数斩之!”

屠莫闻言,不由错愕万分,当即笑得合不拢嘴,疯狂给朱厚熜磕头来着:“谢皇上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一旁的并毕脸色则是有点难看。

出身八旗的他自然看得出来这是什么情况。

坏了,我成绿营,屠莫成汉军八旗了。

身为爱新觉罗家出身的多罗贝勒,并毕从小就学这一套,自然明白绿营、汉军八旗之间的关系了,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也有成为绿营的一天……

不过也没关系,绿营也是有很大的晋升空间,万一以后自己也晋升了呢?

并毕也只能这般安慰自己了。

伴随着命令的下达,北京城内很快就出现了大批的满洲大兵,轻车熟路的朝着内城的方向奔袭而去。

在他们后面,则是一些虎视眈眈的明军,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清军的行动,明军也学来了。

明军监督满洲营,满洲营监督建奴营,建奴营冲锋。

计划通。

见建奴营、满洲营先走一步,而伏波营紧随其后,朱厚熜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便对身旁的陆炳问道:“关外的情况如何?朕都拿下北京了,郭勋还在和宁古塔将军、黑龙江将军鏖战?”

“宁古塔将军巴海宁死不降,我军虽已攻克宁古塔,但其又率部逃往尼满、海参崴等地继续抵抗,同时索伦兵出战,倒是与我军相持日久……黑龙江将军的援军与我军相战数次,如今屯兵阿勒楚喀,对我军后路产生压迫感。”

陆炳当即对着朱厚熜汇报当前关外的战报。

对于关外的战报,并不如关内战报重要,因此没有重大突破或重大失败之前,是不会对朱厚熜的计划有什么影响。

“看来这关外的八旗,确实比关内的战斗力要高上不少啊。”

朱厚熜点了点头,不由感叹万千:“若非奉天将军出了问题,被我们速克盛京,否则也是块难啃的骨头。”

“陛下,朝鲜王李棩向我大明称臣,朝鲜创立之初便为大明藩属,清贼窃据江山数年,朝鲜君臣无不忍辱负重,今日得见大明天兵,喜极而泣,当重为大明番邦。”

“朝鲜王李棩顿首,愿倾尽朝鲜之兵,奉大明之欢,征讨建奴满洲伪清,取伪清宁古塔将军巴海首级于御前。”

陆炳一边给朱厚熜诵读着朝鲜王李棩的上奏,一边同时张口道:“朝鲜发兵三万,意图攻克海参崴,被宁古塔将军巴海大破,朝鲜死难者超过五千,如今正配合武英侯,围而不攻。”

很好,果然是朝鲜,很符合朕印象中的形象,嘴上叫的猛,水平一塌糊涂。

正所谓咬人的狗不叫,叫的越欢水平越低,对于朝鲜,朱厚熜表示是这样的。

而朝鲜愿意重归大明的藩国,原因也很简单,首先是因为大明的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入关了。

当年的朝鲜也是如此,满清还没入关呢,朝鲜就被打服了当上满清的藩属,如今重演一遍,朝鲜自然如此。

而还有另一个原因。

这位朝鲜王李棩,在明朝灭亡之时,正是在明朝当质子的朝鲜世子。

因此,李棩对大明的认可可是比对大清的认可要多很多,如今看到曾经的主子复活了,自然是欢天喜地。

满清?野蛮人而已,哪里比得上我们文明社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