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于谦三寸肉舌,签订对赌协议!(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org</b> “于谦小兄弟,我有一事不解,你明明国考第二,完全可以在京师当大官,为何要来到这小地方,当一个破舍区长?”

汤天宝笑着看向于谦。

他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凡事以利益为先。

若是他能考上国考第二名,为了家族的利益,自然是会优先选择去当官的,以求给家族庇护,利益最大化。

国考第二名,是因为第一名是朱元璋。

谁会真的相信皇帝懂得这么多学问,肯定是人情世故嘛。

因此这个国考第二,其实就是第一。

放在以前的科举,那就是状元及第。

状元及第不可能只只做一个舍区长,甚至连知县都不是。

一般来说,考上了状元,然后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升官升得就和坐火箭一样。

而且状元身份就是一个光环。

一旦有重要的职位空缺出来后,皇帝优先也会先考虑状元的。

毕竟能从科举中的千军万马杀出来的学子,都是聪慧过人,满腹经纶。

虽然科举取销了,但这内在其实没什么不同。

只不过考的内容变了,从八股文变得更加广泛。

虽说不上变难了,就是这种变化让人很是不适应。

毕竟是第一次,但第一次就能得高分的于谦,很是令汤天宝暗中佩服的。

在南京的时候,他就偷偷记下了于谦这个名字,觉得他将来必定是大官,有机会可以结交一番。

如此说来,汤天宝实在是想不通,于谦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如果我说我为了天下黎明百姓,你信吗?”

于谦端起酒杯敬道。

对于这样的问题,他已经听过无数次,也回答过无数次,每次他都这样回答。

然而,每次都没有人相信,包括眼前的汤天宝。

“哈哈哈”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大家都是聪明人,别说我了,你自己相信你编的鬼话吗?”

汤天宝笑着摇头道,目光盯着于谦。

“明人不说暗话,我也不信,哈哈哈”

于谦笑着打着哈哈,将无奈埋入心底,将实话吞入肚子中,将假话搬上了台面上,给自己上了一层伪装。

李逍的心学说过,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想要依靠自己的情怀去感动别人是不行的。

要想战胜敌人,必须要放下自己为是的清高,审时度势,使用为之匹敌的方法。

对于汤天宝一切以利益为主导思想的人,那就要用利益去打动他。

汤天宝疑惑道:“既然你不是为了这个狗屁崇高的理想,那你为了什么?以你的成绩,又如此年轻,将来官居一品都是有机会的。”

于谦大笑道:“官居一品??哈哈哈实不相瞒,我的目标就是官居一品.甚至更甚之。”

汤天宝道:“既然如此,你为何来此?”

于谦道:“时代变了,汤兄,若是我留在京城,这辈子也都没机会了。”

闻言,汤天宝眼睛微眯,好奇心大起,道:“怎么说?”

于谦反问道:“汤兄,试问一句,什么情况下,武将能获得皇帝的赏识,获得爵位?”

汤天宝道:“自然是开国的时候,武将跟着皇帝拼命打天下,夺得天下。”

于谦道:“那我问你,现在还能获得这样的荣耀,攒下不世功劳的机会吗?”

汤天宝心中一惊,道:“官至一品你还不满意,你想获得爵位?文官不可封爵,这是洪武皇帝下的铁令。”

说完,汤天宝又摇了摇头:“不可能封爵。”

没错,在明朝是没这个可能了。

文官即便是官至一品,那也是一时的。

人死,官位就被人顶替了,没有人能够不被替代。

但是爵位不同,爵位是能够一直传下去,代代相传。

而实际上,这个机会的确不多,只有开国的时候有,洪武大肆封爵。

但永乐也算一次开国,又封了一批。

这两个时期封的爵位,到明末还能有效。

拿着爵位过得好得很。

除了土木堡之变一战死了许多勋贵,是铁定能代代相传的,封了爵位,那就是进入了勋贵圈子。

于谦道:“没错,开国时候,跟着皇帝干,那就是从龙之功,功不可没,荣耀传万代.任何时间,都没有开国的时候机遇大,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是因为时势将他们推上了风口浪尖,他们才能成为英雄。这样的机遇,你觉得现在还会有吗?”

汤天宝摇头:“现在没了,大明不可能有变故。”

于谦道:“不,有。”

汤天宝一愣,旋即道:“你是说,现在?”

于谦道:“没错,就是现在,变法!这就是我于谦的机会,跟着国师干,我于谦才能立下不世之功,获万世荣耀!才有可能封爵!”

“霍”

汤天宝笑道:“口气不小,你太想当然了,即便是你口中那个国师,也是靠军功封的爵位。从某种意义来讲,当今圣上也是获得国师的帮衬,才有今天的,他封爵,无可厚非,可你觉得跟着他干,能封爵?他是皇帝?”

于谦道:“国师自然不是皇帝,可他的话,比皇帝还管用。”

汤天宝笑道:“于谦你胆子很大,还好是在我这庄子里,若是在外头,被有心人听到,你这是大逆不道啊。”

于谦道:“我这不是看菜下碟,见人说话嘛。汤兄,你今日请我来,不是来拿我问罪的.对吧?”

汤天宝道:“哈哈哈没错,敞亮。你接着说。”

于谦点头道:“那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国师的话难道不比皇帝还管用吗?试问,这天下谁可以做到手握尚方宝剑,又拿盖了玉玺的空头圣旨呢?即便是历朝历代的太子也无法获得这样的殊荣吧!而历朝历代,又有哪朝哪代出现了三龙同朝的情况?开国皇帝在宫内管大事,当今圣上外开疆拓土,还有一位太子管理国政,然而.这三人对国师都是言听计从,试问这天下有过这种情况吗?”

听完这些,汤天宝呆了。

仔细一想,于谦说的似乎都是事实,无法辩驳。

这国师还真是史上第一人。

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如何回答,只好讪讪道:“可这跟你有一文钱的关系吗?你不过是一个舍区长而已。”

“错,大错特错。”

于谦认真道:“汤兄,还不知道吧,京城已经在实施考成法了,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员考评机制,实现了考评与纠偏相结合,改变以往仅仅主要靠吏部来运作的官员考评。实心为民的官员列为上考;专靠花言巧语、牟取信行的官员列为下考,对于那些缺乏办事效率的冗官,尽行裁撤。提拔拥护改革、政绩卓越的官员,委以重任,“立限考成,一目了然“,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不拘出身和资历,大胆任用人才。什么时候才能展现自己的实力和成绩?没错那就是现在,此刻。”

汤天宝听完考成法之后,显然有些难以置信。

可于谦不像是开玩笑,而是煞有其事。

汤天宝深吸一口气,道:“可跟你又有什么关系,无军功,不能封爵,这是铁律啊。”

于谦哈哈一笑,道:“汤兄,方才不是说了么,开国时候立下功劳,才能封爵,对吗?”

汤天宝点头,“没错。”

于谦道:“现如今火车能日行千里了,千年前有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