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悉定齐地(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赵佗领军驻守临淄,招揽城中的亲秦势力,在这些当地豪族的帮助下稳定临淄局势,避免城中的几十万齐人出现异动。

同时他派诸将携带齐王建的劝降诏书,分略齐国诸城。齐地七十余城,济水以北之地已落入秦国的手中。

故而秦军这次出击,主要集中在济水以南的广大区域。蒙恬率军南下,目标是攻拔莒城,直到与南方的原属于楚国的地域接壤,完成对齐国南部的占领。

赵佗之所以派遣蒙恬打这个方向,是因为蒙氏本就是齐人。蒙恬大父蒙骜,出身于莒城西边的蒙山附近。

这片土地乃是蒙恬的祖籍所在,让蒙恬率军打这里,可以让蒙山周围大片区域的齐人产生亲近之意,减弱他们对秦军的抵抗意志。

另一位秦将赵广,率军走郚、诸等城邑,沿着齐长城,直取东南方向的琅琊。

至于最后一路的涉间部,则是任务最重,手下兵卒也是最多。涉间要率军攻杞,然后过潍水、胶水,攻取胶东半岛上最大的城市即墨,然后再分兵略取夜邑、黄邑等小城邑,将黑色的秦旗插遍整个胶东半岛。

三路秦军分头出击,气势汹汹。齐人几十年未经战事,如今接连收到三十万大军败于甄城,大司马自刎殉国,秦军占领临淄,齐王建举国投降,并下达诏书劝说各城降秦的消息,一个个的早已人心惶惶,毫无战意。

如果说齐王建战死临淄,各地的齐人可能还会被这股血勇之气激励,奋力抵抗秦军。

但如今却是齐王建和满朝公卿主动投降,这对齐人的心理上造成了极大冲击,直接失去了抵抗意志。

再加上秦军手中,还有之前擒获的齐人俘虏作为诱惑。只要乖乖投降,秦军便立刻释放俘虏,让齐人一家团圆,父子相聚。

在这种情况下,秦军所过之处,齐国城邑纷纷开门投诚。短短时间内,蒙恬和赵广两路秦军,就完成了战略任务,全据齐国南部地域。

唯有涉间一路在征伐胶东半岛时,在即墨城外碰了个钉子。即墨乃是齐国大城,是昔日田单复国的根据地。

这地方的许多人都和即墨大夫田朗一样,有着某种使命感。甚至还有即墨人将此刻的情况和昔日五国伐齐时进行对比。

幻想着整个齐国就剩他们即墨一城未降,然后再出现一个田单那样的人物,带着他们即墨人反杀秦军,再光复全齐之地,重塑昔日传奇。

即墨,就是齐国的希望。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涉间围而不攻,用甄城和临淄城下捕获的数千即墨俘虏瓦解了城中齐人的战心,引发城中齐人内斗,那些俘虏的家人趁乱打开城门,放秦军入城。

入城之后,涉间并不手软,将带头反抗的即墨人尽数诛杀,人头堆于城外进行震慑。

然后又释放俘虏,安抚了那些降秦的齐人。在恩威并施的手段下,最后一座齐国大城即墨,也臣服于秦军的剑戟之下。

即墨既然降服,半岛上剩下的那些齐国小城自然是更没了抵抗的意志。

不过半月之间,秦国的黑旗就遍插齐国全境。天下之间,再无飘扬着齐旗的城池,昭示了田氏齐国的真正灭亡。

临淄城中,当三路秦军占领齐国全境的消息传来时。赵佗长长的舒了口气。

“齐地两千余里,七十余城尽入吾之手中,齐国终于亡了。”赵佗很高兴,立刻手写信帛,然后命丽商派使者昼夜兼程前往咸阳,将秦军占领全齐的好消息禀报给大王。

同时,在三路秦军攻占齐国全境的时间里,秦军也基本掌握了临淄及周边各城邑的田氏宗族的情况。

占领齐地之后,赵佗将开始着手第二步动作了。

“历史上秦末六国复辟,就是以六国王族为首,其中田氏诸王数量很多,势力也大。这一次正好借着覆灭齐国之威,将田氏之人迁到关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