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道路难行(1 / 1)

加入书签

(\u3000\u3000当王镡带着武卫军来到陈仓城的时候,第五候早已经等候在这里了。\u3000\u3000王镡看着在陈仓东城门恭敬行礼的第五候,并没有说话,一抖马缰绳,驱马入城。\u3000\u3000王栩纵马来到第五候面前,在马上行礼道:“第五指挥使,你赶紧上马,跟着到县衙吧。”\u3000\u3000第五候感激地应道:“多谢王百将,以后还请王百将关照。”\u3000\u3000对于王栩,第五候并不敢怠慢。前一任王镡的侍卫统领王湔,已经是武卫军军帅了。可以说王栩以后前途无量,第五候当然要交好对方。\u3000\u3000王镡来到陈仓县衙正堂内上首坐定,王栩带着一伍效节卫立于王镡的两侧。\u3000\u3000王湔、张耘菽、欧阳询、乌逻、李肃杰、褚路煦、蒙晟、袁添钢、白溯、常沃和柳林山等一众武卫军将领在堂内左侧坐定。\u3000\u3000第三军、第十四军和第十九军以各自军帅、军司马为首在堂内右侧坐定。\u3000\u3000王镡看着堂内的众多将领,率先说道:“第五,你的缉事司此时侦查到什么情报了?”\u3000\u3000第五候一听王镡的询问,顿时来了精神,他出列,对王镡躬身行礼道:“启禀王上,李嵩夺取了汉中郡之后,就带着巴蜀军堵住了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u3000\u3000王镡一脸惊讶地询问道:“李嵩有这么多兵马?能够分别驻守汉中各条要道?”\u3000\u3000第五候点点头,说道:“自从汉中郡被李嵩夺取后,他就强征十五岁到六十岁的男子进入军中,军队膨胀到了二十万人。而且根据司卒岑豫带领的缉事们探查回来的消息,傥骆道路途异常艰险,多有毒虫猛兽。大军根本行进不了,所以傥骆道的巴蜀军最少,只有两千余人。”\u3000\u3000第五候双手递上一份详细的情报,纸上详细介绍着关中到汉中四条要道的情况。\u3000\u3000傥骆道是由长安翻越秦岭通达汉中、巴蜀的一条驿道。因自长安南去取此道必先经盩厔县西骆谷,循此道翻越秦岭后南面出口为汉江支流傥水河谷,故称傥骆道。\u3000\u3000傥骆道虽得名于傥谷和骆谷,但两谷并不直接相通,中间要经过西骆谷水、黑水、湑水、酉水、傥水等河谷,翻越西骆谷水与黑水之间的十八盘岭、黑水与湑水之间的秦岭主脊、湑水与酉水之间的兴隆岭、酉水与傥水之间的牛岭和贯岭梁等四五座大山岭,而且西骆水河谷仅四十里与傥水河谷仅百里的路段仅占全程的七分之一,所以傥骆道是由众多谷道组成的一条迂回曲折的山谷道路。\u3000\u3000傥骆道由长安向西南,至盩厔县,转西南三十里从西骆谷入秦岭,越骆谷关,翻越老君岭,溯黑水西源越秦岭,进入汉水支流湑水上源,再向西南翻越兴隆岭至酉水上游,向东南沿酉水出傥谷口;或向西南,越牛岭顺酉水支流八里河至八里关;或由八里河谷越岭出傥谷;也可由牛岭折西南循傥水河谷,沿汉水北岸渡湑水,经城固县抵达汉中。路线全长约七百七十里,其中谷道约五百里,较之故道、褒斜道、子午道等其他通往长安的驿道较为捷近。\u3000\u3000傥骆道虽有路途近捷之利,但途中翻越的几座山岭高度远超过其他各道,路途异常艰险。骆谷关附近山势险峻,道路蜿蜒于秦岭黑水各支流间,升降起伏于人烟稀少、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中。即便越过秦岭,进入汉中的道路依然“绝栏萦回,危栈绵亘”,而且还有被称为“黄泉”的险地,多有毒虫猛兽,行人视为畏途。故傥骆道开辟利用较晚,被用作官驿大道的时间也较短。\u3000\u3000关中通往汉中最常用的道路就是故道了,因嘉陵水的上源东支流——故道水源出散关之南,故道水源头附近,秦朝设故道县。这条道路经过故道县并沿故道水而行,因而得名故道。\u3000\u3000故道也叫散关道,得名于散关。散关为关中四塞之一。估计中记载:“关中山川之会,扼南北之交。北不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u3000\u3000散关原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散关位于秦岭北侧陈仓西南的大散岭上,散关扼控散关道。\u3000\u3000通过散关达于汉中、巴蜀的散关道,同褒斜道一样,亦是古代秦蜀间早期开辟的交通干道。\u3000\u3000故道亦称“陈仓道”。是因道路北端出入山口处为陈仓县。另外,陈仓道与故道在散关衔接为一条路线,于是,又连称其为“陈仓故道”。\u3000\u3000故道最早是一条多栈阁的道路,有栈阁三千余间。雍朝建立以后,极为重视故道。随着工艺的进步,工匠们逐渐掌握了依山势“回山取途”修筑碥路的技能,遂以碥路取代栈阁。\u3000\u3000碥路亦称偏路。就是在水流湍急或崖岸险峻地段,开挖山石而修筑的一面靠崖,一面临河沟的路段。它顺着山坡,随地势高下,屈曲环绕,一般高于栈道数十米,位于半山腰或山岭之巅。\u3000\u3000碥路以土石为路基,比栈道牢固,承载能力大,它离开河床较远,夏秋季节不易被洪水冲毁。有些路段限于地形,非凿孔起栈不能通过时,则改木梁为石梁,修成栈桥,力求牢固耐用。\u3000\u3000其不足之处:路线回曲,不如栈道平夷近捷;随坡上下,不如栈道平直,车行困难增多;阴雨季节,碥路泥泞难行,栈道却无泥泞之害。\u3000\u3000故道经过如此翻修,最终联舆并马,足当通衢。所以此道路成了李嵩的防守重点,在河池、沮县和阳平关分别驻扎了上万人。阳平关更是重中之重,李嵩亲自坐镇。\u3000\u3000另一条关中通往汉中的要道,褒斜道,则由李嵩派遣的薛霆带领五万军队驻守三交作为南郑城的屏障。\u3000\u3000褒斜道开辟于史前时期,相传始通于三皇五帝时期。古籍中称:“褒斜之道,夏禹发之”。周朝有周文王“伐蜀”的记载,以后周幽王征伐褒国得美女褒姒。\u3000\u3000古籍中虽未明确记载周朝“伐蜀”的具体路线,但褒斜道的入口斜谷口就在周原以南,因此,周朝应该是经褒斜道向陕南进军。\u3000\u3000春秋时期,“秦文、、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秦蜀间经褒斜道多有贸易往来。\u3000\u3000至秦昭襄王时期,将褒斜道的山谷道路凿筑为栈道,使之“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成为战国时期秦蜀间的交通干道。\u3000\u3000褒斜道是循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行,由长安穿越秦岭通往汉中、巴蜀的一条道路。因其北入口在郿县斜谷口,南出口在汉中褒谷,故称褒斜道。由长安去汉中,先入斜谷,后入褒谷,故亦称斜谷道。\u3000\u3000斜水发源于太白山西侧,北流经太白县五里坡东侧又折东北出斜谷口注入渭水。褒水发源于秦岭南麓,在太白县境内源头很多,最东的源头位于五里坡西侧的西沟、塘口街一带。\u3000\u3000斜、褒二水相邻的五里坡是长约五六里的一个缓坡,过此缓坡,即把斜谷和褒谷沟通。因此,褒斜道实际上是一谷二口,虽纵穿秦岭却不必翻越大山。\u3000\u3000就其大势而言,褒斜道是秦岭诸道中路线较平夷捷近的谷道。但其路经的褒谷南段峡谷,水深流急,绝壁凌空,“连高夹深”,“阴谿穷谷,万仞直下,莽崖削壁,千里无土……麋鹿无蹊,猿猱相望,蹄足莫之能越”。\u3000\u3000褒斜道在未修栈道之前仅为谷道,其绝险处须攀缘而行,艰难辛劳,不可言状。至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使范雎为相,在路经的悬崖绝壁间穴山为孔,插木为梁,铺木板联为栈阁,接通道路,此后褒斜道才成为驿道。\u3000\u3000秦雍时期,褒斜道是咸阳或酆鄗通往汉中、巴蜀的主要驿路。其经行路线大体为:自长安过盩厔、郿县,西南行由斜谷口入山,沿斜水东侧南行,过斜水,翻八里坂,进入斜水中游谷地,再向西登五里岭进入褒水上源,然后折向西南,经河池关到褒河上游三交城,接着穿石门或越七盘岭出褒谷口,再经褒中到达南郑。\u3000\u3000根据路线就能看出来,褒斜道虽然比故道更近,但相对来说要难走一些,还有三交城挡在路线中间,五万巴蜀军,足以让任何唐军将领绝望了。\r\n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