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月殿桂香(1 / 1)

加入书签

(\u3000\u3000这道四书题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u3000\u3000另,《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u3000\u3000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便源于此。\u3000\u3000冯过顿觉精神焕发,乃拊额叹息:做人,想低调些怎么如此之难呢?\u3000\u3000只是,有些可惜哇。因为这回他要放大招了,南京会试,群英荟萃,高手云集,可怠慢不得,“大三元”可以奢想一下嘛,所以得下狠手。但想想可真是有些太狠了,拿出那篇文章,总觉得是恃强凌弱。没错,是一篇状元文,即便在那个时空八股文大行其道的明、清也属于顶尖的那一挂。作者名王守仁,世尊称为“阳明先生”。\u3000\u300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u3000\u3000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u3000\u3000嗯,妥妥的官二代、高干子弟,但他的名气却远超乃父。\u3000\u3000其中进士后,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u3000\u3000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直接的源头是“陈湛心学”。\u3000\u3000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的意义。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u3000\u3000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u3000\u3000“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u3000\u3000“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u3000\u3000“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u3000\u3000“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u3000\u3000“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u3000\u3000…………\u3000\u3000看看这些评价,文人至斯,死而无憾矣。\u3000\u3000他一生中写过许多文章,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贵州所作。一篇是千古不磨的《瘗旅文》,激情所致,一气呵成,哀吏目客死他乡的悲凉,叹自己落魄龙场之不幸,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后莫不黯然垂泪。另一篇是《象祠记》,这是受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贵荣之托而写的,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u3000\u3000他在高中二甲第六名后进入大明官员队伍后,正是慷慨激昂、满腔热血欲大展宏图的年龄,殿试时所写的八股文便是《志士仁人》。\u3000\u3000此文被后世编为某些高中的语文课本。八股文也是一种文学题裁,高手写出来,自然有大家风范。\u3000\u3000这不巧了么不是,此次的四书题便是《志士仁人》,妥了,齐活。原本心下还多少有些忐忑,有王大拿在,万事大吉。心中有底,冯过可安心休息了。回笼觉很重要的好不好,少年人不能缺少睡眠,不利于身体发育嘛。\u3000\u3000这一觉睡的忒香,直到午时方醒,可算是睡饱了。\u3000\u3000娴熟的生火,煮好膳食,将就着吃呗,要求别那么高。\u3000\u3000他算是点满了生活技能的,这不,整排号舍乌烟瘴气,那叫一个热闹——没辄,即便是生火发炉子便难倒了一大批举人老爷,鼓捣许久愣是只见浓烟滚滚不见火苗窜出,呛的咳嗽连连,还化了个大花妆,一狠心一跺脚,唯有冷水泡窝头。饿一两天也出不了大问题嘛,熬一熬就过去了。\u3000\u3000别质疑此事真伪,需知道读书人是不事生产的,怎可能伺弄锅碗瓢盆?\u3000\u3000读书人大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会“寒窗苦读”。他们要整日读书,所以既不会种地,也不会做工,很多事情都不会做,以至于被人笑称“手无缚鸡之力”。\u3000\u3000试想一下,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就不事劳作,不干农活,整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读书上,那么他的家庭何以为继?假设就算他的家人都省吃俭用供他一人读书那也十分困难。\u3000\u3000贫穷始终是读书最大的困难之一,没有好的家庭条件是很难让读书人安心坐下来读书的,一边饭都吃不饱,一边还要盘算着今晚的油灯还能支撑多久,要不要凿壁偷个光。所以能好好读书的人,都是祖上几代人积攒下来的积蓄使他成为了一个只用出租土地就能获得财富的小地主,然后才能买的起书和笔墨纸砚等价格昂贵的学习用品。\u3000\u3000知识是一种特别的财富,但掌握知识的是少部分人,是社会的统治阶级,而知识又似乎象征着通往更高阶层的钥匙,所以统治者们不会轻易让知识流入底层,一边采用愚民政策一边筛选人才化为己用,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在这种刻意的对知识所有权的把控下,读书人获取知识变得尤为困难,要么自己天资聪颖,悟性极佳,能够无师自通。要么运气好被有名的先生挑中成为弟子,传授一些别人很难学到的东西。否则,和那些出身世家名门或者商贾巨富的读书人相比,寒门子弟能有机会脱颖而出?\u3000\u3000头悬梁锥刺股能成功已经是很美好的故事,很多读书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着无力的挣扎,到头来耗光了积蓄,成为了穷困潦倒却又骄傲于自己读书人身份的酸腐书生。如孔乙己。\u3000\u3000读书难,书难读,难读书。\u3000\u3000冯过便幸运多了,富二代的日子逍遥自在啊。\u3000\u3000又休憩了会儿,他开始磨墨准备作文,有阳明先生罩着,自是成竹在胸,誊写而已。\u3000\u3000是时,秦淮河畔某处民居,资南嘉携方兰芝正与董小宛、应素白相谈甚欢。\u3000\u3000金陵地理环境优美,山环水抱,为天然佳地,人们也称之谓龙盘虎踞。从春秋、秦汉到六朝,都一一在这个地方建都,定大祖常威在这里建都,修筑城池,全城周达六十里。\u3000\u3000南京城分为城内市区,宫城区、沿江军事区。宫城位置在城的西端,占全城的五分之一,从城墙进入首先是正阳门、洪武门为长安街,这条中轴线就是皇宫的中轴线。\u3000\u3000长安街是东西方向的,向北进入,中轴线即是洪武门。洪武门是全宫城的正南门,再进即是御道街,外五孔桥、承天门、端门、午门即是皇城的正门。再进为内五孔桥,皇城中心开始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乾朝宫、省身殿、坤宁宫,出皇城为北安门。再北即为宫城玄武门。\u3000\u3000城内河道有秦准河、运河、城漠、御河、珍珠河均互相通连。其中秦淮河分为两股,一股由通济、聚室、三山、石城各个域门到石头城流入长江,内秦淮河从通济水门入城,液入大中桥与吴城液汇合,往西至望仙桥出城。为了调节水位,在城墙下部有通水沟、管道。\u3000\u3000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u3000\u3000因为此诗,秦淮河的文化多了一份自省,多了一份清醒。它不再只是醉生梦死,而是带有一丝家国情怀。\u3000\u3000不论哪个季节,秦淮河畔始终是热闹非常。画船萧鼓,来去繁忙,两岸水楼,入目繁华。清风吹过,则带起脂粉香味。还有许多绝色佳人,拿着团扇,缓鬓倾髻,软媚着人,秀色可餐也。\u3000\u3000此番热闹景象会一直持续到午夜,足见魅力:“士女凭栏哄笑,声光凌乱,耳目不能自主。午夜,曲倦灯残,星星自散。”\u3000\u3000但也有例外,譬如乡试、会试期间,临近贡院的水楼是禁止营业的,“白楼”亦在此列。\u3000\u3000东京有一大盛景名“矾楼灯火”。“矾楼”,为东京七十二正店之首,亦是天下最为有名的青楼。又名白矾楼。有人误以白、樊为姓氏,。其实非也,最初它专门经销白矾,故名白矾楼。\u3000\u3000年前,秦淮河畔忽多了家“白楼”,推出各具特色的歌舞节目,迅速扎稳脚跟并打响了名气。背后东家据说是从信州上饶而来的过江龙,却鲜有人见过。\u3000\u3000没错,这家“白楼”便是董小宛与应素白联手置办下的产业,生意兴隆。\r\n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