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人才之路(2 / 2)

加入书签

又道:「各大学的授课先生,不属于国家官吏,但可以如东宫军研院一样,是一个特殊的体系

,他们的待遇由国家发放,嗯,既然是为大明的远大事业发光发热的部门,以后所有大学和医院,统一成事业单位吧,低于官员和吏员。」

陈献章道:「这事,是不是需要找吏部制定个健全的规章制度出来,然后再官方的全面宣传一下,这样去大学授课和读书的读书人,就不会对前途未来担心,能更放心的投入其中。」

朱见济笑道:「有道理。」

得让大明的读书人知道,读书不是只有出仕才有前途,进入事业单位一样可以发家致富光宗耀祖,而且赚的钱有可能更多。

【鉴于大环境如此,

不过,得先弄个榜样出来。

是时候在工科院、农科院、国家军研院、东宫军研院里选一批人出来,作为代表进行国家层面的表彰,让工业、农业、医疗行业的人慢慢的形成荣誉感和职业道德。

看了看时辰,今天应该是忙不完了。

此事明后日再议。

对陈献章道:「关于大学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对了,不能只有大学而没有教材,大学里,四书五经已经在各个进士参加科举之前掌握了,所以大学里要学的应该都是专业书籍,医学的专业书籍还好,现有的不少,当然,朕要创新一种新的医学体系,这事教育司没办法参与,到时候朕会和医卫司的人商讨,但是教育司可以去做一件事:挑选一些人出来,为大学专业课的课本进行编撰工作,这事比较急,不要到时候大学建立了,结果没有课本给学子们学习,那就尴尬了。」

陈献章道:「那就先挑选大学授课先生的名录,让后陛下下旨,让他们聚在一起,争取在一年之内,编写诸多教材?」

朱见济道:「可行。」

又道:「教育司人手够不够?」

陈献章道:「有点紧张。」

朱见济想都不想,「问题不大,在朕扩大科举之前,历届乡试、会试、府试都积累了不少秀才,朕会下旨各州府举荐才能,这些人可以进入教育司任职,也可以进入各大学任职授课先生,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陈爱卿若是无事,便速速去准备罢,嗯,记得做一个详细的流程书出来……既然是策划大学的事情,就叫策划书,这个策划书要有该项目的具体流程,并由该项目大概需要的资金数额,制订出来后,呈交文华殿,朕批准后发放相应部门落实到位。」<!--ov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