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再赴会安 (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2 / 2)

加入书签

施奕文说道。

“这次捐粮是我捐的,这笔亏空肯定是我来填上。”

“施大哥?你打算掏这笔银子?”

诧异的看着施奕文,颜如玉的目光中尽是不解,那可是几万两银子啊!

“你放心,我有办法,对了,如玉,送你一个礼物。”

说话间,施奕文就像变戏法似的,摸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礼物塞到她的手里。

“这是……呀!”

下一瞬间,颜如玉惊喜道。

“施大哥是从那里弄来的?”

那里来的?当然是超市里弄来的宝贝了,其实也就是一个便携的化妆镜而已。

几天后,施奕文率领着他的船队,再次启航了,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他的船队足足有四艘船,这阵子船厂又新建了两艘与“黑风号”同级的双桅纵帆船。

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黑风号”上多了二十几名“见习生”,这些“见习生”是施奕文在两千个辽东难民中挑选出来的,他们年龄各异,但都读过书而且还略懂些数学,这才是最重要的。航海需离不开数字,无论是用钟表法测量经度,还是用六分仪测量纬度,都需要数学。

只要他们能够学会这两者,就能够解决大航海时代最大的难题——我在那,到那里去。

不仅经度需要,就连测量航速,同样也需要数学。航海技术绝对是一门科学,甚至可以武断的说一句,正是大航海时代对海外殖民地、海外财富的渴望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进而全面推动了欧洲的科学技术水平。

工程学、天文学、数学、冶金学、化学等等或多或少都与航海有一定的联系。

“开始!”

随着一声令下,见习生拿着手里的怀表,开始计时,另一名水手手握麻绳,绳子的一头绑着一块三角形木板,漂在海面上,另一头绕在绳车里,随着帆船的前行,绳子不断从绳车上松开,穿过海员的手心滑入大海。

“停!”

掌管怀表的海员大喊了一声,负责绳子的水手报出一个数字,这是这段时间里通过他手心的绳节数量。通过这个数量和时间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正在航行的速度。

而这个时代的欧洲各国的船长们在得知这个速度后,就会根据航行的方向,在海图上标明船只现在的位置。

这是欧洲船只测量航速的标准方法,也是为什么航海速度是以“节”为单位的原因。现在的“黑风号”上也采用同样的方式,毕竟,对于传统的航海术施奕文根本就是外行,即便是这些还是他在北港的书房里通过翻看那些日本翻译的欧洲航海术书籍来学习的,当然,以后有机会他还是会让人翻译更多的欧洲航海技术的书籍。

很快,那些见习生们就报出了一个数字,他们的计算结果都是相同的——16.2节。

“好了,现在开始用六分仪测量纬度!”

施奕文大声说道。

“你们要记住,经纬度的测量关系到全船人的性命,也是解决航海最大的难题——我在那,到那里去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每一个船长必须学掌握知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